第228章 放在西大礼堂,建议所有作家编辑都_重回80:我的文艺人生
泡泡中文 > 重回80:我的文艺人生 > 第228章 放在西大礼堂,建议所有作家编辑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28章 放在西大礼堂,建议所有作家编辑都

  第228章放在西大礼堂,建议所有作家编辑都去听

  看看文章目录,贾平娃吃了一惊。

  第一章启蒙主义文学思潮:第一阶段

  一、背景:社会正义的重建与人性价值的回归

  二、先锋思潮的前引:对六七十年代非主流诗歌的追溯

  三、先锋的诞生:“朦胧诗潮”论

  四、走向人性与心灵的空间:“意识流”小说思潮论

  第二章启蒙主义文学思潮:第二阶段

  一、背景:文化时代的焰火

  整整八大章内容!

  “明华,厉害!这是写成文学理论巨著啊不过作为讲课内容有点多,你要精简下,咦?”贾平娃看得啧啧称赞,后面却没有人回应。

  一回头,就看到方明华已经躺在床上睡着,还发出轻微的鼾声。

  他赶紧住口,继续看起来。

  “小华,起来,吃饭了!”

  耳边传来老妈的声音,方明华睁开眼睛却发现电脑前空无一人。

  “贾哥呢?”

  “走了,他说不要叫你醒来,让你好好睡一觉,还给伱留了个纸条你看你你现在成什么样子了!幸亏棠棠这两天没过来,要不她心里肯定会埋怨没照顾好你!”

  看见儿子这样子,张凤兰心疼啊。

  “妈,已经写完,我不会熬夜了。”方明华安慰了老妈一句,爬起来拿起电脑桌上的纸条。

  “明华,此篇文章令我震撼,你对先锋文学的理解深刻,国内找不出第二人,你好好休息几天,下周一下午开讲!放在西大礼堂,我和西大刘主任联系。平娃即日。”

  不去文学院?

  放到西大礼堂?

  也让学生听?

  说实在,除了中文系系统学过文学理论的学生,别的还真不一定听得懂。

  不过既然他这么安排,自己也不用操心,去哪都是一讲。

  星期一早上,方明华按时上报,将近快一周没来办公室,桌面上已经有些许灰尘。

  方明华去水房端了盆水,然后在办公室擦桌椅,办公室门被敲开,进来的竟然是夹着公文包的陆遥。

  “明华,终于来上班了啊。”

  “再不上班估计黄社长就会去找我。”方明华笑着回了句,又问道:“陆大哥,你这次回西京,是不是也给文学院讲课?”

  “上周刚讲过,本来上周五我准备回铜川,听说周一该你讲,我听听再走。”陆遥说道:“我听平娃说,你写的东西非常震撼啊。”

  “那是贾哥恭维。”方明华谦虚了句:“主要是我对先锋文学一些粗浅的认识,不过,陆大哥,你用不上。”

  陆遥自然明白方明华指的是他现在正在创作现实主义小说。

  “没事,听听也好,开开眼界。”

  两人聊了会,陆遥就离开,说找张主编还有点事。

  方明好擦干净桌椅,又泡了杯茶,准备去隔壁房间看看,这一周自己请假,诗歌组的工作主要靠赵暮春主持,看中途有没有什么事情要处理。

  但赵暮春主动过来了,拿着一个小本本刚准备给方明华汇报上周诗歌组情况,却又听到敲门声、

  赵暮春过去开门,只见门口站着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。

  “请问你找谁?”

  “我找方明华,方主编,我是宁夏作协的张先亮。”

  张先亮?

  写《灵与肉》的那位?

  宁夏作协副主席?

  赵暮春反应过来。

  “在,在,请进。”

  “哎呀张主席,张大哥。”方明华也看到门口进来的张先亮,站起来笑着招呼。

  前段时间刚在燕京领奖时候见过一面,还在一起下馆子吃了顿饭。

  “你这可是稀客啊,是不是贾哥,哦,贾主席请你来讲课?”方明华又说道。

  “对,接到贾主席的邀请,下周一我讲,本来我想本周五过来,但听贾主席在电话里说今天下午你要讲先锋文学,内容非常震撼,我也想听听,所以昨天就赶过来了。”

  啊?

  给人家张先亮也说了?

  这个贾哥,到底说了多少人?

  方明华心里想着嘴上却说道:“谈不上震撼,只是我的一点粗浅看法。”

  方明华招呼张先亮坐下,赵暮春赶紧倒上茶,然后很知趣离开。

  “张哥,吃早饭没?”方明华关心问道。

  “吃了,你们西京的葫芦头。”

  “那行,今晚我做东,给你接风洗尘。”

  “这个不用麻烦你,贾主席说他请客,邀请了你,陆遥、中时他们,估计一会电话就给你打过来。”

  果然,话音刚落办公桌上的座机响了,方明华拿起话筒,里面就传来贾平娃带着家乡话的口音:

  “明华,我是平娃,银川作协副主席张先亮,昨天到西京了,我想今晚请他吃顿饭,你,还有中时、陆遥作陪。”

  “贾哥,张主席现在就在我办公室里坐着呢。”

  “呵呵,我估计他会去你那那就这么定了,晚上六点半,五一饭店。”

  “行,没问题。”

  挂掉电话,两人又聊了会,张先亮说道:“明华,我想找董主编聊聊。”

  “他就在隔壁,我带你过去。”

  董主编就是董墨,当年张先亮发表他的处女作《大风歌》就是董墨审核的。

  这也是张先亮的早期作品,发表以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,可惜生不逢时。后面遭遇一系列运动,张先亮从此走厄运,这是他们都所始料未及的。

  不过现在时过境迁,张贤亮心里还很感激当年的伯乐。

  果然,方明华带张先亮过去,董墨看到他也很高兴,两人聊起往事,自然是感慨万分。

  方明华陪着听了会,就看到门口来了个人,是白苗,招呼他出去。

  “白哥,什么事?”方明华走出门外,低声问道。

  “来了客人?”白苗伸头看了看屋里正在和董墨热聊的张先亮问道。

  “对,银川作协副主席张先亮,正在和董主编叙旧。”

  “哎呀这次贾主席动静大啊。”

  “什么动静?”

  “就是你这次讲课邀请了许多作家,你不知道?”白苗反问道。

  “我现在才知道,陆遥,还有张先亮,本来下周一讲课,他说听了贾主席的话提前来的,别的我不清楚。”方明华实话实说。

  “贾主席不仅以西京作协的名义,号召西京作协的成员都来听课,还请示了省作协,建议别的地市的作家,还有几个主要杂志社的编辑都去听,咱们编辑部全体编辑都参加!”

  额滴神呐。

  搞这么大动静?

  方明华愕然。

  让他更没想到的是,还有一位年轻人正坐火车赶往西京。

  他就是《钟山》杂志社的编辑,童忠贵,笔名苏同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ppzw9.com。泡泡中文手机版:https://m.ppzw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